粉墨彩瓷 描绘人生

李文跃,男,1959年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江西省瓷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景德镇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景德镇画院副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文跃长期专于从事粉彩瓷、陶瓷墨彩描金创作与艺术设计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凭着对中国陶瓷艺术从艺30多年来的绘画创作理念与独特的探索感受。他将粉彩瓷的粉润柔和之秀美与墨彩瓷的清丽雅致之意韵融为一体,创立了颇具个性的“粉墨彩瓷”装饰。




粉墨彩瓷 描绘人生

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

特邀通讯员:廖传铭

 


李文跃,中等身材的他,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一种干练稳重的感觉。他既是行政领导、教授,又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肩上一头挑着教书育人,一头挑着艺术创作的担子,但他不辱使命,无论是教学,还是创作,一路脚踏实地走来,他秉承的是“创新”二字。


粉彩《丽人行》瓷板画


从事多年的教学和艺术创作,让他深知,任何艺术形式都要与时俱进,同前人一样的画、同身边的人一样地画,都不是一个艺术家追述的目的。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绘画的形式、自我的艺术表现语言才有意义。艺术创作贵在创新,创作的作品,包括工艺、材料,要有时代感、时代特征。他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我们这代人在陶瓷历史发展中,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你有什么作为,非常重要。这种思考也激励着他去不断地创新。清代以前没有粉彩,是前人在珐琅彩、五彩的基础上,融合变化,形成了粉彩的样式,300多年来一直流传至今,极具地方特色,是景德镇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方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技艺;另一方面要在继承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融入时代的气息到自己的作品中。基于这种理念,他孜孜不倦地探索、寻求陶瓷绘画表现新形式、新方法、新工艺。


粉墨彩《西域风情》瓷板画


他出生陶瓷世家,父母也从事粉彩,从小耳濡目染。他画过肖像、画过粉彩、墨彩,从1976年至2002年,在艺术瓷瓷厂工作了20多年,对粉彩的工艺、方法,包括配方的掌握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当时工作的需要,墨彩描金画了十多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善于琢磨,按前人画墨彩描金的是一个好方法;按民国的粉彩样式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与前人做的一样,或做的差不多,都不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他下决心,在创作中,要学会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典故和现代题材。让后人来评判21世纪里当代艺术家,在陶瓷艺术方面有哪些创新?又有哪些人有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典型的作品,他作为当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挑起了这个担当,负起了这个责任。


粉墨彩《三人行必有我师》瓷板画


2000年左右,他把墨彩的精致典雅的形式与粉彩的温润柔和的语言,尝试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变化、融合,形成了既不像古人,又不像他人的一种样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得到了厂家、业界人士的了解或是认同,颇具个性的“粉墨彩瓷”装饰,应运而生。这种装饰形式,在墨彩的基础上融入了粉彩,对比变化,相映相衬、凸显主题,同历史相比,有不一样的地方;与同时代的人相比,自我语言特征非常之强,是一种独具风采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创新永不停步,继续扩展这种表现形式的外延。200年后,又把粉墨彩瓷这种装饰形式与高温颜色釉相结合。用高温颜色釉来表现意象空间环境,在这个意象空间环境之中,用粉墨彩装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新形式,又演绎为高温窑变粉墨彩。在新加坡展出时,得到了强烈反响。


粉墨彩《丝绸之路》瓷板画


也就是这个高温窑变粉墨彩,影响了一批人绘画技艺的变化。李文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开始搞高温窑变粉墨彩时,他自己买釉去别人作坊里吹釉试制,一来二去作坊里一个工人学会了他吹釉的方法和技巧,就与老板不辞而别,自己去开作坊,据说后来生意挻好的,他们把吹好釉的坯胎当白胎一样买,作画的人买回去,就免去了吹釉那道工序,可以直接在上面进行粉彩、墨彩或新彩的装饰。但李文跃很坦诚地面对,人家愿意学你的,说明得到了人家认可,相互借鉴是应该的。跟人家一样简单、跟人家不一样,还要得到人家的认可,就比较难。但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有创意的、有创新的人产生,李文跃就是这样一个人。


粉墨彩《一路欢歌》瓷瓶


他还是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传承方面,尽了自己的努力,为粉彩的传承,做了一些事情。2004年出版专著《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获江西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此书,至今仍被业界、同行和研究者,认为是一本全方位介绍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的好书。他还认真搜集资料,苦心研究,撰写出《论景德镇珠山画派》一文,获得江西省艺术科学成果二等奖,他将作为“瓷画派”立论的先行者载入史册。他始终不忘自己还是一名老师,肩上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教学中仍然坚持创新。他把非遗传承人引进学校和优秀学生结对子,在院校教育上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国家非遗景德镇粉彩制瓷技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20149月,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他还组织了景德镇的大师名师王锡良、熊钢如、王怀俊、冯杰、宁勤征、涂翼报、徐庆庚等到学校与学生结对子,并举行了收徒仪式,2015年瓷博会期间,还举办了师徒作品展。2016年,他围绕着教书育人和非遗传承,又有了新创意,建议学校开设粉、古彩专业班,把正规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一对一的传授相结合,并亲自领衔,培养一支专一性强的粉、古彩高级人才队伍,为传承、创新景德镇粉、古彩,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他在教学方法和理论上努力创新、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努力变化、在学术研究方面努力探索。创新,让粉墨彩瓷绘就了精彩的人生。



上一条:表述纯美与深沉
下一条:李泉的艺术人生
COPYRIGH © 2008-2016 cichagudao.com 瓷茶古道.All.rights.
主管单位:景德镇市瓷画艺术研究院
分类导航网站首页企业概述经典收藏实力推荐青年手工创意陶瓷瓷画名家综合资讯艺术杂志本站专题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