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纯美与深沉
特邀通讯员:子健
冯都通,男,1976年生于江西省九江市。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并获学士学位,2006年任教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并获硕士学位,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当代陶瓷雕塑应以怎样的方式向前推进? 这个问题一直就困扰着当代中青年陶瓷雕塑工作者。有人选择放弃、有人选择突围、更有人选择创造。
冯都通选择了创造,他是位热血青年陶瓷雕塑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他作为“北漂一族”,曾在北京、天津等地从事雕塑创作。他坚持以软材料材质做雕塑创作,将西方雕塑与东方雕塑融为一体,创出了自我风格。他曾用棉花做了个作品“马头”很受观众青眯。他的《眺望》,在展览中被大英博物馆珍藏。
一次偶尔的机会,他来到了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吸引了他。在这里,他领略了瓷都古镇陶瓷艺术悠久的气氛。他认为,景德镇是那么的美好,简直就是创作生活的天堂。一股难以违抗的亲和力紧紧地扣往他的心,于是,他毅然决定,留在景德镇。
在景德镇,冯都通一边任教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一边钻进陶瓷雕塑创作的天地内,经过多年与陶瓷的碰触与磨合,并通过陶瓷这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材料中,找到了自已工艺技巧与理想观念造型的结合点。他坚持把雕塑的极致追求成为自己对陶瓷应用的挑战,他决心要在这个神圣的陶瓷发源地展示自我艺术。陶瓷雕塑虽苦,但他依然坚守,在坚守中倾注着对雕塑艺术的热爱和创作才华的自信。
冯都通的作品极具震撼力。《田原牧歌》是他近两年创作的系列瓷雕,作品以马和少女为载体,作品包含着创作者对自然生存方式的人文关怀和生活理想,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作品中纯洁的少女褪去衣物,是一个自然的个体,骏马的鬃尾也尽量少些修饰,多些自在放任……。马和少女自然形态的展示,体现了人与动物的至真之情,其思想内涵深刻,耐人寻味,宛如一首清新诱人的田园诗词,让空气荡洋出一股袭人的温馨之气。《田原牧歌》显示了创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精微体察和无比热爱,更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的作品在向人们讲述着娓娓动听的故事。瓷雕《顽猴把月》,取材于童话故事《猴子捞月亮》。作品猴子不仅造型夸张,富有美感,而且形象逼真,神韵灵动,情态细腻为人称道,让人拍案叫绝。他坚持以形式的完美和华丽的釉色表层效果,着意追求作品神、形、理和趣的意味,把作品做到极致。
观冯都通的陶瓷雕塑,每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题材丰富、手法多样、技艺精湛,且写真写意兼而有之,又不失夸张,其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直接向人们传递着“正能量”信息。他的雕塑作品具有一种焕发的内在精神,正是这种艺术生命的存续,让他的作品带着浓厚感情色彩。他就是这样,将满怀深情和人生理想与艺术梦想,寄情于陶瓷雕塑的创作中。以陶雕的表达方式,使自己的作品优美、抒情,在写实中透着写意,在理性中富有感性,让人回味无穷,同时在表叙着创作者心灵深处的纯美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