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字振艺,号溪山,江西上饶人,自幼随父学习书画,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守拙纯粹 塑心所往
特邀通讯员/星川
黄胜是一个非常纯粹的雕塑人。
见到黄胜本人,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他,纯粹的艺术风格,这并不仅仅是说他的作品和艺术理念的纯粹,而是一种从未偏离过主线的探索之路,一种未掺过杂质的艺术品质,本着最初的梦想创作着思想最清晰的作品……
黄胜出生于文人家庭,父亲是上饶书画院院长,美协主席,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爱好美术、喜好书法,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幼时起,父亲的学生总是来家中拜访,向父亲请教绘画技巧,而,父亲也会将得意门生的绘画作品在家中展示,讲解作品的精彩之处,这时,黄胜总是能从父亲奕奕神采里感受到那种为师的骄傲,他也想获得父亲的赞誉,父亲的肯定,一颗只为艺术前进的心悄悄地在年轻的黄胜心里种下了……
在上饶的日子里,黄胜并未直接接触过雕塑。他只是从父亲与学生的交谈里,知道了在景德镇有一所举世闻名的艺术学府——“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则是里面的老牌专业。父亲的许多优秀学生通过激烈的高考成为了“陶大”雕塑系的一份子,他们兴奋地向老师汇报时脸上洋溢的光芒,深深烙印在黄胜的脑海里。他暗自决定,他也要成为雕塑人,这样一个带着些许年轻好胜心态的目标,就像远方的一处灯塔,指引着有心人,不断前行。
对于,绘画基本功扎实的黄胜来说,报考“陶大”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哪怕在当时“雕塑系”的竞争达到了空前的一千比一的录取率,在画友们看来,黄胜也应是那千里挑一中的“一”。偏偏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他名落孙山,与心仪已久的专业失之交臂。这让意气风发的黄胜受到不小的打击,不管从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结果都不应该是这样的。
不过,性格坚韧,不轻易言败的黄胜,在短暂的沮丧之后,向父亲表达了他一心想要考进“陶大”雕塑系的决心。父亲也十分支持儿子的志向,父子俩商量决定去“浙江美院”进修一年,准备来年再考。在“浙江美院”学习的日子里,黄胜比往日更加努力勤奋,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黄胜不仅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景德镇陶院雕塑系和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的专业通知书,当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陶大”雕塑专业。
黄胜进入到“雕塑系”学习,深深感受到一种新的艺术观念对学院教师、学生的影响与导向,张扬的艺术个性,追求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最大限度地释放被压抑的能量与创造力。学院雕塑创作方面又以周国桢、吴天保、姚永康、吕品昌等老师为风向标,他们从传统中走出来,积极探索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条符合本土和本民族艺术发展的现代陶艺之路,也逐渐形成了有陶瓷学院特色的雕塑陶艺的面貌。在这期间,他虚心地向老师们讨教学问,勤奋好学、善于琢磨,积极探索学习现代陶艺,同时也向老师们学习认真研究中国传统艺术。
这时黄胜从一个感性认识雕塑到理性认识,他越来越明确了自己今后艺术研究的方向,并没有在艺术道路上东一锤子西一棒子地盲目前进,而是坚定地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艺术之路。从雕塑系学生到雕塑系教授,黄胜从一个雕塑的局外人,到参与其中一份子,再到他的艺术思想的成熟,作品风格清晰、独特,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成为“陶大”雕塑学术体系的重要一部分,这是一条路径清晰,风格纯粹的雕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