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3月29 日下午2:30
地址: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三楼报告厅(铜川路1869号)
主题:古彩的传承与发展
内容:
主持人:今天我们在这里邀请龚龙水教授做一个“古彩的传承与发展”的讲座。
龚龙水教授是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的,现在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陶瓷美术教育和陶瓷艺术的创作。他教龄30多年,是“教学与创作”相结合的陶瓷艺术家。
龚教授擅长陶瓷、古彩、青花,他不仅造型艺术基础扎实,而且对传统的装饰技法了如指掌,应用自如。不断创新性应用许多新的手法,丰富陶瓷艺术装饰的语言。现在有请龚教授为我们进行讲座,大家欢迎。
龚龙水:各位来宾,各位艺术家,各位领导,大家好。
刚才主持人讲我是搞讲座,不如说是跟大家介绍一下陶瓷古彩方面的知识,或者有关方面的东西。刚才接触几位,我感觉有些人对艺术,或者对陶瓷艺术都很感兴趣的,有些画得蛮好的,可能很多人都是我的老师,要跟大家学习。
我简单介绍一下关于陶瓷古彩装饰。
“古彩”意思是,在我们行业里面,或者陶瓷界里,把这种装饰称为“五彩”或者“大明五彩”、“康熙彩”、“硬彩”装饰。为什么叫这些呢?这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把这个过程跟大家讲一下,大家就了解一些了。
现在展示这个图是古彩。今天说古彩装饰,古彩理解应该是这样一种装饰方法,就是刚才展示的装饰方法。但是在陶瓷界,或者在文物界,还有收藏界来说,把古彩包含到五彩里面去了,我们真正讲的古彩是这种古彩。这种古彩最有代表性,清代康熙年间的装饰,所以我们又把它叫作“康熙彩”。
由五彩发展到古彩的演变过程又叫“五彩”,也叫“大明五彩”,还有“素三彩”等等。最后还有叫它“印彩”的,我就慢慢跟大家讲一下这个过程。
古彩的发展,应该起于明代的五彩,成熟于清康熙年间。但是这个古彩形成或者成熟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宋代的时候或者宋代以前,陶瓷装饰主要以刻画、画花、釉彩、点彩为主。到了唐宋,特别宋代陶瓷装饰上出现红绿彩和黑彩这两种装饰方法。这两种装饰方法都是用毛笔在陶瓷上绘画,虽然不是以勾线为主,但是运笔自如、生动。这种装饰方法,用毛笔的装饰方法和红绿彩,为后来的五彩提供了条件。
这个就是宋代的红绿彩,它是用毛笔画的,这是现在的红绿彩。这个是宋代的黑彩,也是一种天然染料,用毛笔画的。左边这两个黑彩完全是毛笔画的,因为在宋明前陶瓷装饰是刻、画或者釉这些,但这个是毛笔画的,毛笔画的装饰方法为五彩和古彩奠定了基础。
发展到明代的时候,我们知道明代的陶瓷装饰主要以青花为主,明代青花很有名。青花是明代装饰的鼎盛时期,这个青花装饰方法也很多,所以青花也代表鼎盛时期,明代青花也是不得了的东西。但是人们在长期使用和创作过程当中,感觉青花比较单调一点,所以人们为了丰富陶瓷装饰艺术,打破清一色的感觉,他们就想到前面有红彩、绿彩这些东西,能不能把红彩、绿彩和青花运用起来,或者长期创作实践过程当中,把前面发现的红绿这些颜色用到青花装饰上面去,就使青花当中出现了青花加彩、青花斗彩等这些东西。
后面人们创作的过程当中,发现不仅有红绿,而且有紫、黄等等这些颜色,又把这些颜色运用到青花当中去,跟青花结合起来,形成斗彩。人们把这种装饰方法,这种装饰形式,或者这种装饰效果,就叫五彩装饰。
五彩装饰是有两种装饰方法,包括刚才说的染料跟青花结合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先画青花,连线都画好,如果画人物连头像这些东西都画好,画了以后有一部分上青花颜色,比如衣服,脸、手不上青花颜色,空白在那个地方。如果是花,花叶也上青花颜色,花头就用青花勾起来,就不上青花颜色,再在没有上青花颜色的上面再拿红、绿、紫、黄斗上去,这是一种方法。先把线先上青花,然后又把这些颜色填上去,这是一种,这种叫作青花填彩,填上去的。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画青花,有一部分不画。比如有的画人,先画衣服,脸不画,手不画,空在那个地方。等上好青花以后,再把手、脸补上去,补了就斗,这里有脸接个帽子上去,这种方法叫作斗彩,斗上去的。所以这两种,一种叫加彩,一种叫斗彩。行内人说得清楚哪种是斗彩,哪种是填彩、加彩。
所以明代有两种东西很有名气,第一种就是青花斗彩,特别是初期的,我们那个书上斗鸡杯,在拍卖会上拍几个亿。还有这个颜色特别好,颜色清淡。还有加彩斗彩结合起来,加彩最有名的是大明的万历时期,所以这里出现很多万历的五彩。我们把这样一种装饰方法叫作五彩,五彩最有名的历史时期,这种斗彩时期是明代,明代最有名的时期一个是万历,一个是成化。
大明五彩主要是红、黄、绿、紫、青花、蓝等这些颜色结合起来的组合装饰,这里边装饰效果很好,是釉上釉下结合的装饰,颜色很丰富,也是陶瓷艺术史上五彩最光辉的时期。但是人们在创作制作过程当中也发现一种讨厌现象,因为釉上釉下是结合起来的,如果这些东西釉下收得很好,或者釉上又斗上去,或者不好了,那不前功尽弃了?受到工艺条件的限制。人们就说能不能把五彩搞成单纯的五彩,不跟釉下青花结合起来,专门是釉上的红、黄、绿、紫,这蓝种怎么解决。或者是能不能在实践当中逐渐逐渐发明釉上的蓝颜色,这种蓝颜色就叫作古翠。这种古翠代替青花的蓝颜色。
那就是说这种五彩完全可以在釉上画了,这样就摆脱了青花工艺染料的限制,一些影响。就成为釉上一种单独的装饰形式。这种装饰形式发展到清代的康熙时期是最成熟时期,所以把这种装饰叫作“康熙五彩”,这是一种情况。
因为康熙时期是最好的,人们就把这种装饰叫作康熙彩,或者康熙五彩。这是一种情况。这些都是康熙五彩,最有名的是康熙五彩。
这就变成另外一种装饰方法,为什么叫作古彩呢?后来到了清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外来影响、外来文化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我们陶瓷装饰也在不断地发展,就出现了很多新的装饰方法。比如说有粉彩,还有新彩、贴花等好多装饰方法。
人们怎么把它分开呢?有时候搞不清楚就分不开,就把这个新的装饰方法叫“新彩”,老的装饰方法叫“古彩”。那粉彩呢,如果有人想去研究就去研究,粉彩在开始用的时候为了跟五彩分开,曾经把“粉彩”也叫作“新彩”。因为这是一种新的装饰方法,叫新彩。后来也不好说。
后来清代来了一些外国画家到清宫搞一些画画,就把外面的颜色带进来了,又在粉彩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装饰。
那我们这种叫作新彩,那种叫什么呢?有这样一个过程,外来的东西(颜色、工艺、画法)都是外来的。画法像油画、水彩、水粉一样的,那种叫作洋彩。洋彩叫了一段时间,这样不好办,因为我们解放前或者解放初好多东西都从洋人那边学过来的(洋布、洋油等)。这样叫起来不太方便。后来解放初把那种方法叫作新彩,新的装饰方法叫新彩。粉彩原来叫新彩,现在就叫粉彩,为什么呢?工笔画一样的,工笔画画人物又填一层粉,在粉上面裁出来,所以叫作粉彩。青花就是青花,青花跟釉上斗起来,就叫青花斗彩,或者青花加彩。现在有一些新的叫法,青花不仅跟五彩、粉彩斗,现在有一个名字叫综合彩,综合装饰。这就是这些陶瓷叫法的由来,或者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为大家介绍一下古彩的装饰特点。
古彩装饰特点我归纳了这么几点,大概我讲五点。
第一点从它构图上,整个构图饱满,结构严谨、完整匀称。什么意思呢?古彩的装饰,古彩、五彩的装饰都用这个,整个装饰都装饰得很满。你看口、颈、肩、腹、足上都装饰得很满。瓶子分这么几部分,一个口部分,一个颈,一个肩,一个腹,一个足,这几部分。这几部分都很饱满,到处都装饰,就是这个样子。
这里我跟大家提一个陶瓷的造型。瓶有些造型名称部位的叫法大概有点仿人身体学的叫法。比如这个口,我们这里也叫口,这个地方叫颈它也叫颈,这个地方叫肩,这个地方叫腹,底下叫足,有点仿身的叫法,这都是人叫出来的,模仿人的叫法,分这么一些部分。我讲这个瓶,装饰饱满,其中从口到颈,到肩,到腹,到足部,都装饰得很饱满,这是五彩的特点。我们参观展示的东西都具备这个特点,装饰饱满。这个瓶叫作天圆地方四方瓶,也是装饰饱满的。装饰饱满都是五彩装饰。
罐类也是这样,连帽都装饰得很饱满。罐类连帽连盖都装饰得很饱满。盒类都装饰得饱满,这是古彩装饰。盘类也是这样装饰,不管有边没有边,它都装饰得很饱满,差不多整个盘子都装饰的,这是特点之一。人物装饰,你看这样有边的,边和中间都装饰得很满,这是古彩的装饰特点。碗也是这个样子。这个碗里外都要装饰,碗还要有边饰。这是一个特点,你看这个碗边有边的纹样,里面有里面的纹样,装饰很饱满。瓷板,这个板类也装饰很多位置,瓷板也是装饰得很饱满。这是边饰纹样,这个边也是很复杂的。
第二个特点跟其他粉彩、新彩或者青花都一样,都差不多,意思就是说装饰的内容极为丰富。内容有人物(仕女、刀马、贤士、文人等等)。有花卉(牡丹、荷花都有)。还有飞禽,还有山水。古彩的装饰内容都包含着吉利、祥和、富贵、平安等等祝福吉祥美好的愿望,包含这个意思在里面,它是有意思在里面的。这是古彩装饰。
包含有仕女,这是祝寿,婴戏图。历史人物,文人、雅士,都是美好的,有些祝福的题材在里面。还有《西厢记》里人物装饰的内容。这是《麒麟送子》的祝福的内容。这是《狩猎图》。还有牡丹,就是象征富贵繁华这些祝福的内容,加上凤凰、加上金鸡都是一种很吉祥的意思。还有莲花,莲花意义很多,有出淤泥而不染、清廉等等这些意思在里面。至于这样的更多,梅兰竹菊是四君子,也是一种情趣,寄托他们特色的审美趣味、高雅等等。这样的就是喜上梅梢,跟眉同音,喜就是喜鹊。竹子也是清高、竹雅的意思。石榴也是很吉祥的,多子多福,有多子,送子。至于用龙、凤、麒麟来做就是很吉祥的意思。这是古彩第二个特点,就是装饰内容丰富。
第三个特点就是古彩的装饰形象。古彩装饰形象就是画是什么形象,人是什么形象,我讲是这样的。古彩装饰形象跟粉彩、新彩,跟其他彩绘不一样的。古彩装饰形象一般都经过大胆的提炼、夸张,有一种装饰性的,用这样一种形式进行装饰的。它跟现实当中不一样,它经过一定的提炼,一定的夸张,使它更加精炼,有一点的程序化。比如它画树,一画出来树是跟其他画不一样的。
比如画树,这是梧桐的画法,梧桐的树干这样画,树枝这样画,树叶这样画,画得很简练,没有明暗关系,用线条来表达。这是梅的画法,这样的画法。柳树这样画,我把主要经典东西放在这里,给学生看一看。松树的画法,这个松叶这样画,它是经过提炼出来的这一个特点。
第四个特点,这个造型简练,你看画的牡丹、菊花、梅花。这是石头,这个石头的画法画成这个样子,很简练,没有明暗关系。还有云、水这些画法很简单,前面也放了一些,还有人。
这个人、仕女的画法一般都是这样的,老人有老人、小孩有小孩的画法,它没有明暗关系。你看这个仕女,这是仕女的画法,头、身很简练,造型简练、朴实。这是典型的,不像工笔画一样。你看头,还有这边都很简练。它进行了夸张提炼,没有那么多转折关系,明暗关系都没有。那个树的画法,还有地,地的画法用点什么东西的,山水的画法。
第五个特点,也是很重要的特点,简单说就叫作“单线平涂”。什么意思?
古彩是先画线,描线,描线以后上颜色,那个颜色是平涂填上去,填到线上面,就是先画线,再在线上面造颜色,这是很平的,没有深浅变化的图,这个叫平填填上去的。填上去的颜色又是玻璃状的透明颜色,颜色底下线条可以看得见。所以古彩里面线或色是它的一个特点。第一要求线画得厚、开、重、挺拔、有力、刚劲。
刚才展示那些图里面,都是要画得刚劲有力,一般线采用传统古法画线,一个是勾墨线稿,发展过程当中很多受版画和年画的影响,线条画得很硬。古彩没有明暗关系,主要靠线表现转折明暗关系,再用点表示明暗关系,没有像粉彩、油画的明暗来表示,它不是。所以对线的要求很高,对线的锻练不容易,画很久才能画出来,刚才一位老师画得很好,要画那个线锻炼很久才可以,不吸水也不吸油,练重了以后笔尖圆画不上去,所以对线的要求要画得很挺拔,这是很重要的,也是古彩特点之一。要画得很好,将来看就看线画得好不好。 看一些作品是不是传统的古彩,第一看线,第二看颜色是不是古彩颜色。
刚才有位老师也是在盘子上勾线,盘子上勾线勾得很深,很黑,很硬。勾线料这个颜色,料这个黑颜色不是现在的,这是画青花的料,用油去调,调好以后画在这上面。所以要求画得黑。第二我这个六百度、七百度烧不熟,如果上面不盖起来,手一摸摸得掉,它要烧到一千多度,这个画了以后上面照着一层颜色,颜色烧出来,线在底下,而且发黑,摸不掉。
全部画好线,这时候分染、匀染一下。画好线,中间的线画好,要画边,这里有一个名词叫车箍,打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好难打的,然后在这上面画图案。画完这些图案在上面描字。这是填色,左边碗里这是颜色,颜色是水搞成这个样子的,要调到匀一点的浓度,然后笔画到这个线上面,填色要求有一定的厚度和浓度,而且要很平整,这样才能很亮,很光滑深浅一致。所以单线平涂是古彩的一个特点,一看古彩就是单线,颜色是平的,没有明暗变化。这就是平涂的,所以叫单线平涂,这是古彩的特点之一。这就是平涂。
这个东西跟大家讲一下为什么,这只笔拿在这个地方,有时候填色,填得不匹配,高一点低一点,这个毛笔是干的,上去带动一下。画这个线、填这个色都有一定技巧的,用一点时间掌握,填得不好就填不平,毛笔填颜色的时候笔尖只能在颜色上面带着颜色走,如果笔尖碰到瓷器,那就把颜色像水泥一样挖走了,要用笔尖带着走,有点像扫把水泥上带动着走一样的。这是单线平涂,也是古彩的特点之一。
所以要求古彩好,除了这两个画、填以外,还有一个画边很重要。画边感觉很简单,但是它有两个弧度,一个是圆形的弧度,一个是这样一个弧度。你要画好这个东西要算好这个氛围,就是我们说要算好中间画几个,都要算好,这个是一个难度。这是古彩的特点,简单介绍一下。
第三,简要介绍一下关于古彩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古彩是陶瓷当中,包括这本书里面写得很好,是很重要的装饰方法,也是我们陶瓷装饰历史上很重要的一种。如果要继承发展的话,第一我感觉是要继承,要好好学习。只有继承学习好了,了解好古彩的特点,它是怎么画的,它有什么特点,了解这个东西以后,自己多多实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创作新的东西出来。那本书上写得很多。另外作为一种装饰方法,也不能停在那个,要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能够在保留、保持古彩装饰特点的基础上,使古彩这门艺术能够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有一个新的发展。现在好多人做这个工作,我们有好多人做得不错。
第一必须要了解、保持古彩的特点。我想到就是京剧,也有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等,内容上是现在的内容,但是演出来必须有京剧的特点,步骤是现在的,但是动作、语言必须是京剧的。古彩是这样的,必须保持古彩的特点。古彩什么特点?第一单线平涂,没有明暗分化的,把这个层次处理好,掌握了这个,画出来是古彩的线,不是粉彩和新彩的线,保持这样一种东西。颜色也是古彩的颜色,古彩颜色是什么?它是平涂的,是透明的,是有玻璃状的,有一定厚度的,保持这样才是古彩。一拿出来这是古彩,但是可能形象不是当年的形象,不是那个仕女的形象,是现在的形象。但是不是现代人的形象,不是,还是有古彩的特点。就像京剧,唱腔、动作是京剧。这个画一出来就是古彩,颜色也是古彩的。现在不能拿那个颜色代替这个颜色,新彩也可以画成,很硬的也行,也可以画,但是用新彩画就不行,新彩也可以填出来,但是没有古彩的特点,这是第一,要学习古彩的特点,要掌握,只有掌握了解了你才能学习。
第二要了解人们的审美情趣,画出这个东西最好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现在的装饰、造型跟以前不一样,我们画的人物里面,有好多道具,现在这些家具、饭店跟以前不一样,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一看是古彩。
第三形式上,比如说以前这个瓶子很多,那个瓶子不符合现在人的审美需求,我们可以搞一些新的造型,新的一些样子。瓷板也要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以前是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现在要搞符合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东西,这样子才能够使古彩有所发展。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保持古彩的特点。
今天跟大家讲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