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景德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千多年陶瓷文化的历史浸透了这片土壤,养育了这带子民。这里的地理风貌、水土气候,都让这里生生不息的人们烙上了昌南风,陶瓷情。
黑格尔说过,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广袤的地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和不同的地域特征、民情习俗、心里特征等;作为人类文明成果重要体现的文化,自然受到这一独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浸润与影响,景德镇陶瓷艺术就是扎根在这块土地上孕育而生的一朵奇葩。
景德镇陶瓷文化渊源流长,异彩纷呈。据史料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此让世人感受到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而至当代,艺术陶瓷迅猛崛起,异彩纷呈,充分展示了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翻开景德镇陶瓷史卷,我们从中感受到景德镇陶瓷文化,内容之厚重而璀璨,形式之丰富而多彩。我们面对着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的心在激荡,我们的情在涌动。
现代生活,需要交融。在这样一个文化大发展,艺术大繁荣的时代,交流成为了我们不可缺少的一种交往形式。交流产生智慧,交流产生力量。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一种现代生活的象征,而景漂文化,无疑是一种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潜在动力。
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景漂》,就是这一生活象征的宣言书,这一泉涌动的小浪花。它让我们看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蓬勃生机。面对这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当代陶瓷艺术艺术,无不令人为之激动。正如大家所见,在这部作品集里,一幅幅作品,或借行云流水抒发情怀,或与自然山川虔诚对话,或与天地万物诚挚合抱,无论何种形式,都是他们生命激情的张扬,是从实践中感受到的造化之美。他们行走在不同的艺术体系与表达路径中,但万物一体,同源、同根,无论外在形式如何,不同的语言要素在本质上必然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都凝聚着原始的传统文化基因。显然,他们努力在方尺画作中表达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将人格、艺术、生活、积累与第一自然感受相结合并蕴为意象、感知,进行文化重构,于是,作品的艺术表达、陶瓷的艺术设计、综合材料的创作,等等,都有艺术感觉的区分、艺术风格的分野和创作思绪的碰撞,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他们把“工”升华到了“艺”,叩响自己心灵未知之门。可以看出,景漂艺术家们走出了坚实而清新的一步!这种自由、扩张、清醇、活跃的局面,正反映出他们执着、追求、创新的景象。期待着他们继续自己的创造潜力,在当前生机勃勃的艺海中厚积薄发,争芳斗艳,……
感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温暖的时代,一个文化的时代。庆幸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清醒的文化自觉,我们再也不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大力发掘、研究、开发景德镇陶瓷艺术,发现其文化价值,发现其市场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久地传承,弘扬,光大景德镇悠久厚重的陶瓷文化!我想,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一切,将会无愧于这个时代,将会得到后人的尊重。
我稍读了些美术史,对艺术家的心路历程,略有了解。这让我明白,现代社会很多人生活优越,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我们这些景漂艺术家是在追求一种精神生活,不纯粹是为了名利,而是在追求一种艺术之梦。
在《 》付梓之际,颇多感悟,假以文字,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