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生,男, 号石风,1974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籍贯江西都昌,陶瓷专科美术系毕业,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西省美术协会会员,现任中函艺联理事、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协会理事。其设计的《喷云雾国画山水》在2004年上海千年窑火陶瓷展上获金奖, 擅画青花山水。
奇峰秀丽 妙笔生花
特邀通讯员:廖传铭
高义生的作品,主要以釉下青花、釉下青花五彩为主。他独特的云雾处理工艺,让他的釉下青花作品,源于自然的飘逸洒脱,活灵活现;保留传统釉下青花五彩工艺的基础上,他的釉下青花五彩作品,不失光鲜而亮丽,厚积薄发。
画釉下青花的,景德镇大有人在,而高义生的釉下青花作品,让人看过的第一印象,就会给你一种干净整洁、发色纯正的感觉。让你感到他的釉下青花作品,有点与众不同。20多年来,他在釉下青花的料色、釉色、绘画技法上,进行了艰苦的摸索,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也不知道烧坏了多少坯、画坏了多少技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掌握了釉下青花云雾工艺处理的技法,而且运用自如。
釉下青花山水作品的云彩处理,过去用刷水的手法,那样的云彩就比较死板,影响线条的效果。而高义生的釉下青花山水作品,对云彩的处理手法上,则采用自己摸索出来的云雾山水的独特工艺――褽水技法。他用一种青花料,就可达到墨分五色,可以使云彩线条更加清晰、自然灵动,有三维立体空间效果。他的褽水技法,只不过是汾水技法中一种创新。但把他的褽水技法与瓷胎釉面配方的改变,两者完美地结合,却产生出巧夺天工的嬗变。无论是平面的瓷板,还是形状各异的瓶罐、镶器,留白处的釉面洁白厚重,就如柴窑里烧出的那种晶莹玉感(按景德镇的话说有那种猪油感),画面的蓝似苍穹、瓷胎的白如云彩。高义生的每一件釉下青花山水作品,都像蓝天白云一样美丽地奉献给社会受众。
高义生还把釉下五彩的创作,当成自己的最爱,这也缘于学徒时的红旗瓷厂,就是一个釉下五彩的专业厂家的缘故。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高义生的釉下五彩与青花相结合,经过无数次颠覆性的试验,历经“十年磨一剑”的光阴,终于在2011年,青花釉下五彩工艺技术才进入成熟期,作品的颜色与一般的青花颜色相比更加沉稳。同时,他的釉下五彩作品,也以山水为题材。画面上青花的蓝色,与其它色彩争奇斗艳,云雾在天空中飘忽,此情此景,美不胜收。
《江南春意浓》
一改传统釉下五彩花鸟的传统题材,一簇簇桃花、与一棵棵青松相互依偎;深浅红色的桃花、苍翠挺拔的青松,红与绿的鲜明对比,使得画面层次分明。青松树下的小河,静静地流淌,三三两两的渔民划着小船,欢快的鸬鹚跃入河中,三月桃花开满天、江南春意正浓时。
《竹林诗友》
作者将景德镇瑶里风景区林海为原型,赋予了一对诗友吟诗作对的故事。在深山老林,翠竹茂密,山泉水潺潺而下,飞溅出白白的水花,幽静的小屋前,两个诗友在吟诗作对,好似唯有胜出,才能进入庭院推杯换盏。红、黄色彩把人物的服装打扮,点缀其中,小中见大,画龙点睛,为整个画面增色。
《高节欲凌云》
崎岖的小路,翻山越岭,小木桥下水流湍急,高山迭障处憩息的木屋,山坡上的翠竹直插云霄,云雾中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画面布局合理,用料浓淡相宜,竹子节节高,云雾绕山川。它是作者从艺经历的写照,他在努力地一步一步地向陶瓷艺术高峰攀登。
《松风观泉》 釉下青花
遒劲老道的青松,粗壮有力的松技,或横跨在木桥上、或低垂水中,仿佛在聆听那山泉水发出青翠的声音;一位老叟专心致志,站在高山突兀处,极目远望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观。淡淡的云雾,翠绿的松树;色彩协调,云天一色;简繁得当,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