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出生于景德镇,祖籍鄱阳。毕业于景德镇市陶瓷学院艺术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景德镇市政协陶瓷书画院专职画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景德镇市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江西省旅游商贸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陶瓷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省、市展评获得多次金奖,并被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博物馆收藏.
其作品风格突出,善画粉彩山水,画面自成鲜明个人特色的绘画语言。
笔墨晕染天地自成
特邀通讯员:丰瑟
刘文斌,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其陶瓷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省、市展评获得多次金奖,并被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博物馆收藏。
盛夏时分,在这座城市的中心,一栋朝气蓬勃的大厦里,笔者初见了刘文斌,他的面容里包含着中国文人儒雅的气质,一言一行,温润恭谦,如同他的青绿山水,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体重气清,晕染其妙,一股清新之风徐徐而来……
(一)
刘文斌,从事陶瓷创作20多年,擅长釉上粉彩青绿山水及花鸟创作。他的作品具有扎实的中国画的笔墨功底,注重虚实远近造镜设景,皴擦有法,点染有度,同时受少年求学期间对西方绘画的长期训练影响,其作品构图严谨,注重色彩的绘画性,使用底色染色加传统罩色的方法使得作品的色彩饱满明艳,兼有苍润之感。
每一次的提笔运墨,每一次的构思图画,刘文斌无不是依靠笔墨在有限的尺幅里生动地捕捉呈现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并精心构筑起自己理想的精神栖居之所。他安安静静地画画,寒暑迁流,一笔一画,从头至尾亲力亲为,在刘文斌看来,一幅作品要真正属于一个创作者,就要忍得住清寂,受得了烦累,万不会劳烦他人提笔参与其中。
这样的创作理念,使得刘文斌的山水作品中流淌着典型的中国文人情怀与气息。他告诉笔者:“人们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与感触的同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依然保有对那些诞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传统文化符号的深刻记忆,这是一种深情的回眸,或者,一种亲切的回归。这就如同,当人们的足迹可以遍布宇宙任何一处,而我们的心灵却向往古老的美好,小桥流水人家,山林深处的简单生活。”
一幅作品,一段人生,亦或是现实与理想的握手言和,因为,人心需要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空间,感受世界的精彩。
(二)
青绿山水常运用石青、石绿、朱砂、金等矿物色彩。这些材料在以前是极难获得的,它的稀缺性也成就了青绿山水的珍贵。这些石质粉末颜色具有很强的覆盖性,色彩艳丽明快、浓烈奔放,产生出富丽辉煌的视觉效果。唐宋之际青绿山水在勾线之后以色平涂为主,熟绢的材质性能和纸相比,无法实现色彩的迅速晕染,更适于色的平涂,这也增强了画面的份量感。材料的性质与施色方法等使青绿山水画具有了非常强烈的装饰效果。
刘文斌把传统笔墨线条的曲折游动变为直线的错落交织而成山川图像,缩减线条曲度带来的纵深感,增强直线线条笔墨组合而成的黑白灰大的墨块。这种表现将山川形象更加整体化、概括化,并趋向一种视觉图式的装饰平面感。
他的《松山春雨》、《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象》、《云山清韵》等等所有的作品,山高水长,云壤之间,无论它万萼春深,百色妖露,还是余霞绮天,积雪缟地,都旨在通过有限的景致与物象的描绘,表露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的情韵气质与审美品格。
欣赏刘文斌的山水作品,能鲜明地感受到,那悠长绵延的深厚历史,咫尺之幅里容纳的天地大气,山林景致与四季风光的季节交替,高耸入云的巍峨群峰,平淡天真的烟雨山峦,野渡无人的旷寂江渚,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或问道寻仙,携琴访友,泛舟小酌,或临窗静读,听松煮茶,饮酒对弈等等,那些如梦似幻的景,在人们的脑海中定格在,那一幅幅瓷板上,恍神之间,不知哪一个世界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