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收藏瓷茶古道 | 网站地图欢迎光临景德镇市瓷画艺术研究院官网!
点击或扫描进入手机端官网
景德镇市高新区兴园路58号
0798-8299928
cichagudao@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综合资讯

要提升瓷画的作品内涵和理论水平

简  介

俞晓夫,1950年生于江苏常州。197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1988年赴英国留学。现为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师大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要提升瓷画的作品内涵和理论水平

 

刚看了一下这次推荐展的参展作品,对我来说,很有一些体会。我首先觉得普陀区刘海粟美术馆做这样一个带有学术建树的展览,好象是在上海很少见的。

俞晓夫参观展览


瓷画,是一个空间很大的画种。瓷画,其实就是一个学术品位很高的艺术。因为我自己也画了很多年的瓷画,我除了画油画以外,多余的时间就是画瓷器。我不能说是票友也不是业余爱好者,我把瓷画就看成自己的专业,刚才,我以专业的态度,在展厅听了汪同茂老师的讲解。首先,我要承认所有的展区们老师的作品在工艺上应该说是很有追求,很有继承,发扬创造的层面,这是非常可贵的。

像我们上海的瓷画画家,我们有很强的绘画能力。但是,我们在工艺上面确实还有很多值得向景德镇瓷画家学习的地方,反过来说景德镇瓷画家也要向在学术上,特别是艺术上,专业上很强的上海画家们学习。

作品名:《铁皮鸟》

作者:俞晓夫

材质:油画  丙烯


有时候,我看了作品就在想,比如说高义生的青花,我觉得这个蛮灵光(漂亮)的,这种青花瓷板,要画到那么有层次、那么有想法,甚至是加两个釉下五彩颜色的小人,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很好。我更倾向于纯粹的青花好象更好一点,但是,他这个探索我还是非常赞成的。我觉得他在瓷画里面的云雾,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以后到景德镇要拜访他,要他教我几招。当然我也会教他几招,在学术和技术上做个交流。

刚看了郭文连老师的作品,很有启发。和看过王锡良老师的作品一样,在那些比较传统的东西有一些联想,我们可以在作品上面,在瓷器上面,在传统的基础上面是不是更加讲究一点说明,满和空白的一些艺术归类上面的东西,还是可以再考虑考虑的。

作品名:《老朋友》

作者:俞晓夫

材质:油画  丙烯


看了程幸老师的古彩,我觉得,我也很想画一些古彩的作品。古彩颜色比较高雅,是釉上彩,淡淡的,但是有时候还有一点红的,绿的黄黄的我觉得这个东西特别高雅。从艺术上来看,古彩别开生面。我想,怎么使古彩出新意,是个创新。听到李磊(上海美协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上海美术丛书》责任编辑)讲的三点,基本上就是说的比较在点子上,特别是他说的注入文人因素。要从传承上面入手,题材上面还需要挖掘,

另外,我认为,老的题材也可以新画,我们要让古老的题材赋予新的使命感。就像烧菜,你把这个老菜做成新的感觉,让人们更加喜爱。要达到这个新的感觉,一方面,景德镇的陶艺家们在景德镇要经常出来走走,多釆风、多写生,对提升作品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作品名:《老街印象》

作者:俞晓夫

材质:油画  丙烯


我认为,普陀区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景德镇瓷画艺术推荐展,是带有一种战略性意义的。但是,如何把它做的好?结合我们上海的海派文化,让上海有研究的画家和景德镇瓷画家经常做一些交流,就很有必要。就像《东方早报》顾村言说的,要提高这个品位,就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整个上海市民都知道和了解瓷画艺术。所以,在理论的探索上还要加强,当前瓷画的理论远远不够,在理论建树上,要下工夫在提升学术水平上做好服务。

(节选自“瓷画的昨天·今天·明天”研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