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收藏瓷茶古道 | 网站地图欢迎光临景德镇市瓷画艺术研究院官网!
点击或扫描进入手机端官网
景德镇市高新区兴园路58号
0798-8299928
cichagudao@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综合资讯

余韵悠远 光影青花

余韵,男,生于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艺术学学士学位。景德镇市高级陶瓷美术师,在继承父亲余晨洲陶瓷绘画技艺的同时,师古不泥古,融入学院派绘画风格,推陈出新,走 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既不拘于传承又不盲目探索,将自己的绘画见解和艺术风格同父辈的艺术成果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创作的许多作品深受陶瓷收藏人士的喜爱。


余韵悠远  光影青花

特约通讯员:丰瑟

环顾余韵的工作室,里面整齐有序地陈列着大大小小的瓷板画,大多是笔墨丰富的山水。作为年轻一代的陶瓷创作者来说,创作这些需要花费大量安静时间的作品,实属不易了。毕竟要让热情的灵魂,自我冷却下来,用独立的思想,视角去扫视一遍自己所能触及的世界,再返回到陶瓷,用笔墨,用青花去解读,如此用心地去诠释出来的作品,观者在欣赏它们的某个瞬间,会不经意触碰到人心某个地方,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要说起余韵,必然要先介绍一下“光影青花”。因为,他是光影青花的第一代传人。

“光影青花”是余韵外公,汪吟泉老先生耗费十几年时间,在传统青花装饰基础上,吸收西洋画的表现手法,通过明暗透视关系的对比,用超乎于平面的表现形式,追求陶瓷装饰的具象空间,注重“效果”和“气氛”的一种新的青花艺术创新形式。余韵的父亲,余晨洲也是著名陶瓷艺术家。余韵从小就跟着外公和父亲学习陶瓷绘画。

生长在陶瓷艺术气息浓厚的家庭中,余韵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与景德镇陶瓷结下深厚缘分,继承外公的衣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虽说余韵成长在祖辈、父辈炙热艺术光芒之下,但他并没有失掉独立自主的思考,没有丧失鲜活的个体意识,余韵以年轻一代的活跃视觉,以及独特的艺术触觉,充分理解从祖辈那里传承而来的“光影青花”。

余韵说:“光影青花不单单是纯粹的青色渲染在白白的瓷板上,而是透过现代的视角去再次解析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它在技法上体现了中西绘画技巧的融合,在传统的青花画法上吸取西洋画的光影透视,以西洋画的构图去展现风、雨、冰、雾等如诗的景致。釉下填白的大量运用突出了光影效果,空间感大大增强,蓝白用色对比强烈。光影青花拓展了景德镇传统青花的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传统与现代的一次愉快地握手。”

透过“光影青花”的世界,让笔者看到了青花的无限的包含能力。它的出现,体现了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虽然在基本形式上还是青花的表现方式,但在深层次上,它已突破了传统青花绘画技法中平面表现以及抽象概括意味和符号性艺术语言的表现内涵,加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元素。

可是,“光影青花”已不单纯地把青花作为一种装饰形式依附于具体物象,而是把这种装饰作为表现主体以及作者的情感载体去实现的。透过余韵的作品,首先能够感觉到的,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是关注某个具体的笔划。用他自己的话,是感受到画面的气氛和意境。山还是那坐山,水还是那滩水,可是,我笔者从他的作品当中,获得了不同的视觉感受。有白雪的纯洁和壮丽,有水面的寂静和倒影,还有呼啸的雷电和狂风暴雨。

这样的题材,当然要有创新的技法来支撑。青花装饰由“一笔点划” 到“青花分水”, 由“先钩线,再分水” 到“先分水,再钩线”直到料分五色,从来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余韵的“光影青花”不仅具有国画平面表现形式,更融合了舞台美术布景制作的三维空间表现手法, 尤其是釉下填白技艺的成熟运用,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 归属于现代陶瓷艺术范畴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