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收藏瓷茶古道 | 网站地图欢迎光临景德镇市瓷画艺术研究院官网!
点击或扫描进入手机端官网
景德镇市高新区兴园路58号
0798-8299928
cichagudao@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综合资讯

青绿悠远涤心扉

章朝光  江西省景德镇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青年书协会员。2000年至2002年进修于江西师范大学,受教于蔡鸣,栾布,封治国等名家。2004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梅忠智,付仲超,冯斌等名家。自幼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熏陶,热爱陶瓷艺术,现专职从事陶瓷绘画,擅长青花及釉上彩。



青绿悠远涤心扉

本刊记者:清流


章朝光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自幼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熏陶,热爱陶瓷艺术,现专职从事陶瓷绘画,擅长青花及釉上彩。他的青绿山水有着弄弄的中国风特点,通过陶瓷这一特殊的载体表达出了别与国画的不同审美情趣。青绿山水无论是在塑造的“用笔”艺术上,还是在“用笔”为媒介承载的色彩艺术上都别具魅力,其妍丽、华贵和沉厚的艺术特色。

如明珠一般闪烁在绘画传统的长河之中,并曾一度作为隋唐时期山水画风的主流。然而,随着元、明、清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山水画家也逐渐失去唐宋画家的审美激情和创新精神,一味追求柔韵、萧散、清淡、虚静的精神世界,由此水墨意笔兴起,文人画风演变发展,青绿山水画逐渐在传统画样式中失去了主流地位,隐藏到一片水墨晕章的背后,失去了其明朗、绚丽的艺术特征。直至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爱国志士奋起,加之西方文化教育的传入,才使部分文化人从陈旧没落的精神世界中惊醒、觉悟,开始作新的探索和新的尝试,出现了一批现代杰出山水画家,如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刘海粟等人,各有自己的追求和创造。特别是张大千、刘海粟等少数画家,他们在文人水墨画不愿问津、已濒临绝境的青绿山水画色彩语汇方面,研究、传承、复兴,打破了文人水墨画高居金字塔顶、唯我独尊的稳定局面,挖掘了青绿山水的潜力,开拓了新一代青绿山水画的风貌。在当今中国开放型的大文化背景下,艺术呈多元化发展的取向,各种风格及流派都有它滋生的土壤。挖掘青绿山水的潜力,使之更接近时代审美的理想形态,更适合人的原始色彩的本能愿望,更适合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之下快节奏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还原给人们一个多元的色彩世界。发扬“丹青”的青春和刚阳,发展色彩的全貌和健康的抒情性,开拓山水画的审美视野和语言体系;力纠明清水墨山水的阴柔情调,直追唐宋的刚阳风格。——这是对中国画色彩的重新回寻,是继“五四”以来寻求民族精神复兴及强盛的时代之音,是新时期民族生存心理状态要求的必然结果。何海霞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有辉煌的色彩,应该有黄钟大吕……和这样的时代相配才好。五彩缤纷的色相绘画较之于水墨风情更能表现锦绣河山与辉煌富丽的中华审美风范。”往大里讲,回寻青绿是民族绘画心理的一种校正,是民族绘画精神的一种弘扬。

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青绿”是对自然生态色彩的总体提炼与概括,是生命之色。染色时要注意色彩的主调,画面色彩要明快、清新、协调、富有装饰味。要做到“色有主次,画面不俗,调分冷暖,清而不浊。”染色切忌“俗”、“浊”。作品的敷彩上,要继承青绿法的基本着色程序,即不管最后画面各部位呈现什么样的色调,一律用赭石打底,然后上面敷以其他颜色。青绿山水画在色彩观念上属于意象色彩,不拘于对大自然全客观的描绘,与自然景物所见客观色彩不同。画中众色相间,浓淡交错,以及色与色之间的调和、对比、衬托等,都出于画家的感情、想象和个性创造。

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在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视觉空间的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心理上的感动。即使是某一单纯的色相,也可以具备典雅、庄重、朴素、华贵等品性,产生温润、幽微、宁静、悲凉等意境的体验,甚至使人兴奋沉静,愉悦或忧郁。西晋陆机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画中之“形”营造了意境这个神奇的天地,使人们在一山、一石、一树、一草、一水中陶冶性灵,感悟人生。一幅成功之作,应是气韵、意境、构图、笔墨、设色的完美结合。气愈清则情愈重,笔愈精则画愈纯,心愈静则意愈远。